朱熹是宋朝著名的理学家、思想家、哲学家、教育家、诗人,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,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。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、明、清三朝影响深远,成为官方哲学,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又一位教育名家,其所著的《四书章句集注》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。
朱熹才学出众,十九岁就考中进士,为官多年,曾担任过浙东巡抚,相当于现在的省长或省委书记。朱熹为官时,十分看重庐山白鹿洞书院,为书院振兴,不遗余力。
在朱熹任江西南康知军时,四处寻找因战火毁坏的白鹿洞书院,在一位樵夫的指点下终于找到了白鹿洞书院遗址。看到衰败后的白鹿洞书院,朱熹决心要重修书院,于是上奏朝廷修复书院的请求,得到皇帝的批准。
白鹿洞书院修好后,朱熹亲自办学、讲学,聘请名师,请求皇帝赐御书,补充书籍,并制定《白鹿洞书院教规》。由朱熹制定的《白鹿洞书院教规》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规章制度之一,成为后续中国封建社会700多年的书院办学模式,令世界教育行业瞩目,是国内外教育家研究教育制度的重要课题,白鹿洞书院也因此享誉世界。
庐山白鹿洞书院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,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是世界文化景观,享有“海内第一书院”之誉,始建于南唐,受历代高度重视,形成了集文物管理、教学、学术研究、旅游接待、林园建设的文旅融合模式。现如今,成为游客品鉴中国文化、观光旅游的打卡地。
朱熹在教学上的成就与影响为后世称颂,殊不知他的养生思想同样值得研究和借鉴。朱熹的养生思想分为三点,分别是顺道、主静、居敬。顺道是通过道家养气、养神等手段,维持身体健康,再以“道”的信念培育健康的身心,是一种心理养生和道德养生。主静是一种静坐的养生方式,朱熹认为静可使人气理平和,从而达到涵养阳气的目的,主静还可使人精神刚健和道心坚固。人心只有和乐主静,方能使气行合意,益于健康。居敬是说要对世事心存敬畏之心,对一切欲望都能克制收敛,而不放纵,使内心始终保持自然和乐的状态。
朱熹养生,还服用一件“法宝”,那就是灵芝。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教书期间,身患重病,久治不好,后来一只白鹿从庐山深处衔来一枚灵芝仙草,入药治愈了他的病,灵芝也成为了朱熹养生佳品。
身体是革命的本钱,一个强健的身体是一切成就的前提。朱熹注重身体调养,道德和心理的修养,活到了71岁,一生取得了众多成就,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,死后赠太师,追封信国公,后改封徽国公。在古代平均寿命是40到50岁,60岁做寿就可称之为大寿,朱熹属于高龄。